
在麗江古城的青瓦錯落間,有一處名為泊隱灣依山的民宿,庭院里成片的繡球花隨風(fēng)起伏,三角梅垂下紫紅花瀑,虬枝間千余枚許愿牌在風(fēng)中搖曳。花影深處,1993年出生的湖南姑娘鄒子玉正懷抱吉他,與客人們一同哼唱相和。這位被人喚作“子玉掌柜”的90后,用九年時光編織著民宿里的別樣詩意。



2015年,大學(xué)剛畢業(yè)的鄒子玉循著哥哥的足跡來到麗江。彼時哥哥已在麗江古城經(jīng)營了多年民宿,見妹妹被這里澄澈如洗的天空及溫潤宜人的氣候深深打動后,便將新落成的“泊隱灣依山”民宿交由她經(jīng)營。22歲的鄒子玉剛接手時,總為客房布置犯愁,為客人講解臉紅。哥哥“狠心”放手讓她歷練,在磕磕絆絆中摸索成長?!暗谝淮为毩⒔鉀Q客人的緊急訴求后,看著對方的笑臉,立馬就找到了成就感?!比缃竦?/span>鄒子玉談起往事,眼里仍閃著光。

泊隱灣依山民宿的掌柜鄒子玉為繡球花澆水。(麗江融媒記者 段玉菊 攝)
九年過去了,鄒子玉不僅讓這家民宿從單個小院發(fā)展為三處景觀群落,更在此安家置業(yè),把異鄉(xiāng)過成家鄉(xiāng)了?!胞惤娘L(fēng)是暖的,雨是柔的,連空氣里都飄著讓人安心的味道?!编u子玉的指尖拂過院中的繡球花瓣,那抹眷戀早已刻進(jìn)了眉眼。



走進(jìn)泊隱灣依山,納西族“三坊一照壁”的傳統(tǒng)建筑格局里,藏著鄒子玉的巧思。青石筑基的原木建筑依山而建,27間客房錯落分布,推窗可見玉龍雪山或木府飛檐。古樹下,流水繞階而過,繡球花隨四季變換色彩,晨昏光影在照壁上流淌成動態(tài)的畫卷。
“我打造的民宿一定要像我的性子,隨性卻不失溫度?!编u子玉說,“淡泊明志,隱于景,心里港灣”既是命名初心,也是扎根信念。民宿保留納西建筑肌理,增設(shè)了270度的觀景露臺,客人可以在躺椅上,品著普洱茶看窗外云卷云舒,也可以在許愿牌后寫下自己對未來的期許,寄托著美好的寓意和無限的希望……希望客人能在不經(jīng)意間,便能觸摸到麗江深厚的文化底蘊和秀美的綠水青山。

泊隱灣依山民宿的庭院里,繡球花海隨風(fēng)起伏。(麗江融媒記者 段玉菊 攝)
夏天的夜晚最是動人,鄒子玉抱著吉他彈唱的民謠混著茶香漫開。藍(lán)紫色繡球沾著雨珠,與古城萬家燈火相映,“曾有客人說‘想聽掌柜唱歌’,我就偷偷練了三個月?!彼ρ裕缃窦麖棾殉闪诵≡豪锏摹氨A艄?jié)目”。



每天清晨、午后、黃昏,鄒子玉的直播準(zhǔn)時開啟。鏡頭從繁花搖至茶室里的鮮花餅,從客人品茗的笑臉掃到雪山漸變的暮色?!白钸h(yuǎn)的觀眾來自挪威,他說通過鏡頭看到了向往的東方秘境?!?/span>
直播不僅讓泊隱灣依山成了網(wǎng)紅民宿,更成為展示麗江的窗口。鄒子玉用英語為外國網(wǎng)友講解東巴文的奧秘,帶鏡頭前的觀眾圍觀納西手藝人做皮具,讓麗江庭院的四季流轉(zhuǎn)通過屏幕走向世界?!百嶅X是自然的,但更開心的是有人因為看了我的直播,愛上麗江?!?/span>

泊隱灣依山民宿的庭院里,三角梅垂下紫紅花瀑。(麗江融媒記者 段玉菊 攝)
如今的泊隱灣依山,第三期項目已近尾聲。毗鄰木府的新院落里,“三坊一照壁”的格局中融入了現(xiàn)代設(shè)計,既可見雪山巍峨,又能觸歷史肌理。鄒子玉站在新落成的觀景臺,望著遠(yuǎn)處的玉龍雪山說:“想在這里一直做下去,讓泊隱灣依山成為旅人心里的那盞燈——不喧嘩,自有光。”
風(fēng)穿過庭院,三角梅的花瓣輕落肩頭,許愿牌在風(fēng)中叮咚作響。這位“新麗江人”的故事,恰如院中古樹:深扎在當(dāng)?shù)氐耐寥览铮瑓s始終向著陽光生長,用青春書寫著屬于新時代的旅居詩行。
記者/段玉菊
責(zé)編/王君霞
二審/和眾學(xué)
終審/和麗星
麗江市融媒體中心 出品
【法律聲明】除非本單位(麗江市融媒體中心)主動推送或發(fā)表至第三方網(wǎng)站或平臺,任何第三方網(wǎng)站或平臺不得轉(zhuǎn)載麗江融媒App及LIJIANG.CN和LIJIANGTV.COM主域名及子域名下之任何內(nèi)容,否則將追究法律責(zé)任。